简介
威妥玛-翟理斯式汉语(官话)拼音方案是由英国著名外交学者威妥玛(Thomas Francis Wade)所创的,应用于汉语官话的罗马拼音方案。此套方案在19世纪末被收录于翟理斯(Herbert Allen Giles)的汉英词典中,并广泛适用于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中期中国境内官话方言片区本土专有名词的拉丁字母转译。迄今为止部分台湾、中国大陆的专有词汇依然采用该种拼写方案,如台北(Taipei)、清华大学(Tsinghua University)等。此外,其亦是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中国地名回译策略的重要工具之一。
拼音方案
介绍中将会加入该方案及其与中国大陆汉语拼音方案(官话)、台湾通用拼音的对照,具体按照辅音及元音进行展开。
辅音(韵母)
- 塞音与边音
IPA | [m] | [n] | [l] |
威妥玛拼音 | m | n | l |
汉语拼音(中国大陆) | m | n | l |
通用拼音(台湾) | m | n | l |
- 塞音与擦音
IPA | [p] | [pʰ] | [t] | [tʰ] | [k] | [kʰ] | [f] | [s] | [ʂ] | [ʐ] | [ɕ] | [x] |
威妥玛拼音 | p | p' | t | t' | k | k' | f | s | sh | j | hsi | h |
汉语拼音(中国大陆) | b | p | d | t | g | k | f | s | sh | r | x | h |
通用拼音(台湾) | b | p | d | t | g | k | f | s | sh | r | si | h |
- 塞擦音
IPA | [ʦ] | [ʈʂ] | [ʨ] | [ʦʰ] | [ʈʂʰ] | [ʨʰ] |
威妥玛拼音 | ts | ch | chi | ts' | ch' | ch'i |
汉语拼音(中国大陆) | z | zh | j | c | ch | q |
通用拼音(台湾) | z | jh | ji | c | ch | ci |
元音(声母)
- 基本元音
IPA | [ä] | [ɔ] | [ɛ] | [ɤ] | [i] | [y] | [u] | [͡ɯ] | [ɨ] | [ɑɻ] |
威妥玛拼音 | a | o | eh | ê/o | i | ü | u/w | u | ih | êrh |
汉语拼音(中国大陆) | a | o | e | e | i | ü | u/w | i | i | er |
通用拼音(台湾) | a | o | e | e/o | i | yu | u/w | ih | ih | er |
- 独立复合元音
IPA | [yœ] | [iʊŋ] | [ʊŋ] |
威妥玛拼音 | üeh/yüeh | iung/yung | ung |
汉语拼音(中国大陆) | yue | iong/yong | eng |
通用拼音(台湾) | yue | yong | ong |
其余复合元音由基本元音与辅音以及基本元音之间相互组合而成。
参考资料
以上内容系参考维基百科以下词条进行编写及整理(日期:2017-1-19):
1、威妥玛拼音(英语及简体中文)
2、汉语拼音(简体中文)
3、现代标准汉语(简体中文)
4、通用拼音(简体中文)